部門動態
以改革促發展 以創新促提升 ——訪市民政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薛宏
“近年來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市民政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,在嚴格落實上級各項惠民政策基礎上,堅持以改革促發展,以創新促提升,在全市脫貧攻堅、社會兜底保障、養老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。”近日,市民政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薛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。
脫貧攻堅工作邁出新步伐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,市民政局嚴格按照“兩不愁三保障”要求,堅持“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”基本方略,扎實開展脫貧攻堅“六大專項行動”。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的晝夜奮戰、合力攻堅下,2018年度實現脫貧退出1474戶、4189人,超額完成了年度脫貧任務。我市被省評定為“好”的等次,10個縣(市、區)也全部進入“好”的序列。安次區成為全省唯一被評為“河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”的非貧困縣。
兜底保障水平實現新提升。在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,以京津標準為標桿,先后多次對困難群體保障標準進行調整提高。截至目前,全市低保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月693元,較2012年增長3倍;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保障標準達到最低每人每年11520元,較2012年增長3.4倍。2017年7月,我市低保、特困、兩殘補貼、孤兒、貧困助學等6項困難群體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統籌,保障標準全省領先。
京津冀養老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。努力借助區位優勢,認真謀劃、搶抓機遇,積極與京津進行溝通對接,建立了“通武廊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聯席會議制度”,實現了試點單位醫療保險與運營補貼的對接。按照京津冀養老合作協議,三河燕達、三河五福率先實現了與北京醫保、運營補貼的互聯互通,三河五福也于2018年6月份實現了與天津運營補貼的互聯互通。
特殊群體關愛保障工作邁上新臺階。積極開拓思路、創新工作方法,充分發揮市級福利院資源優勢,采取“異地代養”的方式,解決了部分縣(市)孤棄兒童撫育質量不高等問題。在困難殘疾人保障方面,認真落實殘疾人“兩項補貼”政策,全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月255元,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00元。2018年,全市有19022名殘疾人享受生活補貼,30434名殘疾人享受護理補貼。在貧困學生救助方面,進一步擴大救助范圍,將貧困高中生納入救助范圍,救助標準達到京津水平。
社會治理創新激發新活力。2015年7月,組織開展了“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”創建工作,以“共建共治共享”主題,以社區黨建為統領,聚力居民關切的“七個突破”,著力打造“7+”型社區,實現精品社區標準化、社區文化品牌化、為老服務惠民化、和諧社區法治化、社區服務智能化、社區治理精細化、志愿服務常態化,有力地推進了社區治理創新開展。2018年12月,廣陽區“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”順利通過了民政部驗收組實地驗收。
薛宏表示,接下來,市民政局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,緊緊圍繞基本民生保障、基層社會治理、基本社會服務職責定位,搶抓協同發展歷史機遇,以改革創新推動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臺階,為建設經濟強市、美麗廊坊作出新的貢獻。